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浅谈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快乐体育

[日期:2006-06-07] 来源:  作者:wzpyyj [字体: ]

摘要: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本文依据行为科学,学校体育学等学科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快乐体育的含义、产生背景、优点与局限及价值意义。

关键词: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

1 快乐体育的定义及其产生背景

11快乐体育的定义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一词的提出大约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文化源头看,“快乐体育”无疑与原先的“自然主义教学”理论有关,80年代,在我国对原有体育教学的反思中,它由外国引入。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上的实施是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体现了对当时某些僵死、被动式教学的纠正,我们从字里行间也能领会快乐体育的一些共性要素。首先,快乐体育重视运动快乐感的体验;其次,快乐体育以体验运动快乐感为契机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运动的兴趣;最后通过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

12快乐体育产生的背景

快乐体育萌芽于20世纪6070年代。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快乐体育是以通过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和喜悦感来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目的。(1)它的产生和流行使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是时代的产物。(2)人们喜欢向多样化发展,不喜欢整齐划一,喜欢符合自己的情趣和个性发展。(3)反映了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的价值关系。

我国学校体育传统的教育模式近半个世纪基本源自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重智主义教学流派 在学校教育中的再现,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主张教师主宰、师道尊严、实施成人化、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为此严重压抑了青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爱玩爱动的天性和本能,同时也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逆反心理较为普遍,因此传统式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观和现代发展主流有较大的落差,明显的错位,并对教学主体产生负面影响。

快乐体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并逐步传播开来。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各种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以往的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有各自的侧重面及局限性,实践中往往教师单方面要求学生而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因此体育课变得枯澡乏味,学生毫无积极性,快乐体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体育教学中被提出、被推广,并占有一定位置的。

自从由日本引入快乐体育的词语或概念,或教育思想,特别是先后在我国召开两次中日学校体育研讨会以后,快乐体育引起全国学校体育界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取得了不小成绩。在理论上一些规模较大,甚至全国性的体育教学研讨会,现场观摩会,有时也对快乐体育的思想,以及教学中的操作方法进行研讨。

2快乐体育的优点与局限

21快乐体育的优点

211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停留在传递式结构模式上,内容刻板,形式单调,方法简单,缺乏生动活泼的气氛。快乐体育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满足学生的动机需要,并对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关注不同运动项目各自独有的乐趣体验,强调要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从事运动的各种乐趣。

212快乐体育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快乐体育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每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独立自尊的人格地位。另外,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能和提高技能。

213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快乐体育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快乐体育十分强调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214快乐体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更加重视学生通过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互相观察分析,自己归纳去认识与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已学会的技术与新学技术 的内在关系,以及自己的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快乐体育的局限

当然快乐体育也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大致方面表现在:

引进快乐体育,为使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许多体育教师都绞尽脑汁,搞创新,编花样,经常有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这些比赛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些快乐的机会,但体育比赛也有其显而易见的弱点。如胜利者皆大欢喜,而失败者,品尝到的则是苦涩与沮丧,并无快乐可言。还有另一种并不少见的情况:在甲乙双方比赛中,影响一方取胜的往往是那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少数人。这部分人会因经常影响一方的取胜而受到同伴的埋怨甚至指责,即使别人不埋怨,自己心里也会不舒服。长期以往,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221快乐体育对教学班的人数及场地条件要求较高。快乐体育的实施,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小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适合班级规模较小和小组人数也较少的情况钙运用,并且对场地器材的数量与规格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一般中小学都还难以适应这一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快乐体育的开展。

222快乐体育对学习系统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注重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而且强调学生的选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与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

223快乐体育如把握不好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快乐体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自定目标、自定步骤等,大大增加了教师指导与组织的难度,加上我国中小学班组规模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很难根据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如果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现象的产生。

3 快乐体育的价值意义

快乐体育在我国流行才十几年,尽管尤其一定的不足,但它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31有利于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长期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扼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快乐体育把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主动性作为目标之一,有利于纠正过多地强调体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

32有利于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体育教学理论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然而,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往往被演绎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就这剥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对于解决体育教学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3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多种多样的,过多地强调统一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最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势必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据此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

34有利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双向性

体育教学的成功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多年以来,教则以灌输为多,学生则不知如何学,只好被动地学,或依瓢画葫芦。快乐体育的意义使这种以教为主,以灌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有教有学,以学为主,既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要探索学生的学法、练习法,使学生真正能够方动地、创造性地去参与运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和喜悦感。

经过十年来快乐体育教改实验的体会,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引起了下列一些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341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并重的人格教育。

342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是为了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启发式的教法。

343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在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不怕困难,积极克服,有利于更好的学习文化成绩。

4 结束语

快乐体育是以体验运动快感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的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又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它对学校体育的目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而学校体育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必将为快乐体育的实践铺平道路,使其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潘绍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523――32

[2]潘绍伟.快乐体育的优点与局限. 学校体育, 19871

[3]程传银.对引进快乐体育的一点疑虑..学校体育, 19866

[4]包昌明.体育教学与快乐体育. 学校体育,19871

[5]包昌明.快乐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中国学校体育,19864

[6]  淑.日本学校体育的一种趋向―――终身体育与快乐乐体育. 学校体育,19864

[7]毛振明.快乐体育就是为了乐吗?.学校体育,19922

[8]黄一飞.等.关于快乐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浙江体育科学,19982

[9]贾新军.可以取长补短.学校体育,19871

对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的讨论

摘要: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    教学    创新

时代在变换,社会在发展,我国体育课程在不断进行着改革,“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课程在改革中脱颖而出。而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能力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审视现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体育观念相对滞后,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在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目前的客观现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增高,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中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体质水平明显下降。很多学生和教师对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现状不满。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 和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我们对体育教学中的激趣创新进行研究和实施,以使每个学生体育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目前,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已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1 创新教育注重智力的开发

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 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2 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2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的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2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关系:

3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即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仅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势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管理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做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中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那么,培养其创造新精神和能力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3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

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技能)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出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教育学刊,20002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 20022

[3] 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8

[4] 采取多中途径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8

[5] 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 山东教育科研 20006

[6] 苏州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苏州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20006

[7] 试论创新教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8] 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理更新.探索与求是,20004

[9] 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吉林教育科学,19998

[10] 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民教育,20008

[11] 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天中学刊,19994

[12] 时代呼唤创新型课堂.教育发展研究,20001

[13] 论创新与创新教育. 山东教育科研,20001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zpyy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